2017-10-18

David龔專欄--為什麼多數舊電影比新電影好看?


本文作者為David龔/廣告導演、創意、策略顧問、教授

  以前我在英國工作時,都會和我的朋友 Tony Kaye 一起去看電影,我們一個星期會去看10到15場電影。一場電影演到10分鐘左右時,我們會互相打手勢,討論要繼續看?還是索性離開尋找另一場更值得看的影片。幾乎90%的電影,看到10分鐘之後,我們就起立離開。我們相互的默契是:一個片子的好或壞,一個導演的好或壞,在10分鐘內就可以判斷出來。每個週末 Tony 也都會到我家一起看舊片,我會邊放邊分析給他聽,一起自學怎麼說故事。

  很多上過課的學生會問:為什麼多數的舊電影會比新電影好看?

  電影是在19世紀末被發明,當時電視還沒有普遍,那是全家人一起去看電影、一起聽收音機的時代。隨著電影的快速發展,1930年代產生許多優秀的導演與演員:卓別林、希區考克、約翰福特、法蘭克卡普拉、奧黛麗赫本、英格麗褒曼、瑪麗蓮夢露、馬龍白蘭度等等。也產出許多經典影片,例如:《關山飛渡(Stagecoach)》、《亂世佳人(Gone with the Wind)》、《魂斷藍橋(WaterlooBridge)》、《西線無戰事(All Quiet on the WesternFront)》、《卡薩布蘭卡(Casablanca)》等。多數是跟正義、戰爭、社會議題、生死、人性相關的議題,主要是拍給中年人看。

  當時因為資源有限,拍電影的花費成本很高,每一個鏡頭都必須事先計劃。所以以前的電影好壞,完全依賴導演或編劇的說故事能力。現在一切數位化之後,隨著科技與特效的進步,創作者不再需要花太多功夫思考,隨時可以拿起攝影機直接拍、不斷重拍與後製。

  接著是電影審查標準的改變。以前很多東西不能直接拍出來,必須透過暗示,讓觀眾運用想像力,自己組合出答案。例如恩斯特.劉別謙(Ernst Lubitsch)的「風流寡婦」,其中一段戲是要表達:國王發現自己的老婆在跟士兵外遇。現在的人會怎麼拍?大師會怎麼拍?劉別謙是以充滿暗示又有趣的手法,讓觀眾自己組合出故事。

  透過暗示與道具,讓觀眾參與每一個角色的情緒,並在過程中顛覆觀眾的期待,產生情緒的起伏。很多東西不需要直接拍出來給觀眾看,因為每一個人的大腦都有主動聯想的能力。讓觀眾的思緒運轉,他們才能參與故事、產生共鳴。


當士兵鬼鬼祟祟進入那扇門
— 觀眾的聯想:士兵跟國王的老婆有一腿(不需要直接拍出他進去做了什麼)
國王發現自己忘了腰帶,回頭去拿
— 觀眾的聯想:士兵即將被發現了
國王快速走進第一道門
— 觀眾的聯想:國王竟然沒發現士兵不見了.....等著好戲吧
國王若無其事的拿著腰帶出來
— 觀眾的聯想:國王沒進第二道門!好險!士兵逃過一劫
國王發現自己繫上的是別人的腰帶,瞬間聯想到第二扇門後發生什麼事
— 觀眾的聯想:完蛋了!


  一直到50年代,電影審查標準放寬,電影開始有色情、暴力、血腥的鏡頭,很多畫面都直接演出來給觀眾看。例如1967年的《畢業生》,拍出了大學畢業生面臨的困境,還有對性的嘗試,與不倫之戀。當時引起許多大學生的討論,造成一時的轟動透過《畢業生》、《哈洛與茂德》也開始讓電影公司意識到,電影能有不同的分眾族群。


50年代引起許多大學生的討論,造成一時的轟動透過《畢業生》、《哈洛與茂德》也開始讓電影公司意識到,
電影能有不同的分眾族群。

  隨著戰後經濟變好,人民生活變得安逸,電視的普遍、電腦的發明,數位時代的來臨,孩子們按自己的興趣各看各的。青少年開始有零用錢,跟朋友去電影院看電影。現在電影的市場主要是青少年,多數喜歡看動作特效、聲光效果,不需要用太多腦力,又能滿足視覺的快感。而當時早期看電影的人現在都變成中老年人,懶得出外看電影。

  再來是電影商品化手法的出現。其實早在1928年華特迪士尼就有這樣的行銷手法,迪士尼的全球第一部有聲動畫片《MickeyMouse in Steamboat Willie》片中的米老鼠沒有說話,只有肢體擺動與吹口哨。當時這部動畫片轟動全世界,世界各地開始出現各式各樣的迪士尼商品,從肥皂、冰淇淋到名牌鑽石手鍊都有米老鼠。


迪士尼的全球第一部有聲動畫片《MickeyMouse in Steamboat Willie》,
片中的米老鼠沒有說話,只有肢體擺動與吹口哨。

  好萊塢電影是到1960年代,才開始有電影商品化的行銷手法。例如1977年的《星際大戰》,之後的《ET》、《蝙蝠俠》、《蜘蛛人》等等。透過將電影角色發展成孩子的玩具,產生了龐大的商機。電影公司為了獲利,自然選擇能快速吸引目光、能發展商品、拍給年輕人看的電影為主。

  現在當然還是有許多好看的電影,只是相對來說,能夠令人深思與感動的故事越來越少。如果你想學說故事,為什麼要先跟舊電影學,而不是新電影?以前的電影沒有特效,故事架構簡單,很單純的去「說故事」,依賴的是觀眾聯想力,所以舊電影更值得做參考、容易學習。光是看電影本身,你學不到什麼,當你開始蒐集片段,去研究片段的組成和說法,才能看得出導演說故事的精髓。而且最好是從默劇學起,因為沒有聲音可以依賴,也沒有旁白,完全是用說故事來呈現。第一次看是看劇情;第二次看是看情緒;第三次才看到故事。每一次看好的電影,都能透過不同的角度來分析:劇情、故事、每一個角色的故事、編劇、導演、攝影、燈光、服裝、演出、美術等,不斷地重看,你都會發現新的東西。

  而且現在有名的電影導演,他們學習的過程也是從看經典電影開始。張藝謀早年在學習電影時,由於科技不發達,看電影時會用相機將每一個畫面拍下來,再將照片一張一張印出來、排在桌子上,觀察畫面與畫面之間的關聯性,這就是他學習電影的過程。

  史蒂芬.史匹柏也曾在採訪中提到給電影學院學生的建議:「很多年輕人比我還了解我拍過的電影,跟我同輩的導演年輕人也都非常清楚他們拍過什麼,問題是,年輕人不了解我們看過什麼電影。如果他們只研究像我們這代的導演,他們只學得到表面,因為我們這一代的導演都是跟上一代導演學的、30、40年代的導演是跟默劇導演學的,我們是一代影響一代,問題是年輕人不夠了解60年代之前的電影。」


本文同步刊載於《廣告雜誌》2017年9月號311期:
單元:專欄:為什麼多數舊電影比新電影好看?


--
歡迎分享文章連結,並請註明出處-
Adm廣告雜誌|Digital x Creative:
更多數位創意消息,歡迎加入廣告Adm粉絲專頁: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